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4篇
  9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陈青  卢芙萍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3):179-181
就海南省崖城、金江、通什和两院地区豇豆上的豇豆蚜对敌敌畏、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豇豆蚜对敌敌畏、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崖城和金江两地区豇豆蚜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戊菊酯和DDV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药性。以两院地区豇豆蚜作为敏感品系,崖城和金江两地区豇豆蚜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戊菊酯、DDV的LC50抗性比值分别为21.86倍、22.78倍、17.88倍、13.49倍和10.91倍、12.59倍、11.47倍和13.49倍。通什地区的豇豆蚜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戊菊酯和DDV的抗性也有一定的提高,与两院种群LC50抗性比值分别为1.58倍、12.27倍、4.45倍和2.28倍。而且崖城、金江和通什地区豇豆蚜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戊菊酯和DDV抗性种群的异质性很强。  相似文献   
52.
SPSS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北疆棉蚜年发生程度的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北疆奎屯垦区12年(1995~2005和2007年)的历史气象资料,用SPSS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棉蚜年发生程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构建棉蚜年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用所建立的模型对12年调查资料进行回判和预判,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53.
试验结果表明:247 g.L-1EngeoSC对大豆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3、7、d,对大豆蚜虫的防治效果在88.5%-99.0%。在生产中,建议用247 g.L-1EngeoSC30 mL.hm-2或60 mL.hm-2,在大豆蚜虫发生期喷施。  相似文献   
54.
[目的]为枸杞蚜虫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1.8%阿维菌素乳油与2.5%鱼藤酮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5%绿农宝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配对枸杞蚜虫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1.8%阿维菌素乳油与2.5%鱼藤酮乳油按有效成分1:4混配、与0.5%绿农宝乳油按有效成分1.0:0.6混配、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按有效成分1.O:11.2混配均具有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477.5、455.1、244.5mg/L;1.8%阿维菌素乳油与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按有效成分1.0:1.4混配的共毒系数(cTc)为110.3mg/L,药效表现出相加作用。[结论]该试验中4种农药混剂对枸杞蚜虫的防治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55.
植物提取物对夹竹桃蚜的触杀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5种植物提取物对夹竹桃蚜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高阿丁枫、膏桐、辣蓼、竹柏、紫茎泽兰作为供试植物,采用浸渍法提取得到其提取物,在室内采用微量点滴法对夹竹桃蚜触杀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这5种植物提取物对夹竹桃蚜的触杀效果依次为竹柏(紫茎泽兰(高阿丁枫(辣蓼(膏桐。不同浓度的高阿丁枫、紫茎泽兰、膏桐提取物对夹竹桃蚜的校正死亡率都无显著差异,但不同观测时间的校正死亡率又都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和不同观测时间的辣蓼和竹柏提取物对夹竹桃蚜的校正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夹竹桃蚜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有翅型与无翅型棉蚜发育及繁殖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采用网罩盆栽苗研究有翅型与无翅型棉蚜若虫及成虫发育历期、繁殖能力、成虫寿命、产仔能力、体重.有翅型与无翅型棉蚜若虫发育历期之间无显著差异.二者成虫寿命、第一次产仔数量、平均每次产仔数差异不显著,而生殖前期、产仔次数、净增殖率与内禀增长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有翅型棉蚜的产仔次数极显著小于无翅型,而有翅型棉蚜生殖前期显著长于无翅型棉蚜.无翅型棉蚜净增殖率显著大于有翅型棉蚜.无翅型棉蚜可能可以将用于翅发育和飞行的能量转而用于繁殖.  相似文献   
57.
BACKGROUND: Aphis glycines Matsumura, an invasive insect pest in North American soybeans, is fed upon by a key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Harmonia axyridis Pallas. Although biological control is preferentially relied upon to suppress insect pests in organic agriculture, approved insecticides, such as neem, are periodically utilized to reduce damaging pest populations. The authors evaluated direct spray treatments of two neem formulations, azadirachtin and neem seed oil,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for effects on survivorship, development time and fecundity in A. glycines and H. axyridis. RESULTS: Both azadirachtin and neem seed oi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phid nymphal mortality (80 and 77% respectively) whil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development time of those surviving to adulthood. First-instar H. axyridis survival to adulthood was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both neem formulations, while only azadirachtin reduced third-instar survivorship. Azadirachtin increased H. axyridis development time to adult when applied to both instars, while neem oil only increased time to adult when applied to first instar. Neither neem formulation affected the fecundity of either insect. CONCLUSIONS: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future laboratory and field studies aimed at clarifying if neem-derived insecticides can be effectively integrated with biological control for soybean aphid management in organic soybeans.  相似文献   
58.
大草蛉在我国分布广泛,能捕食多种农作物害虫。本试验首先研究了大草蛉一龄幼虫对桃蚜、大草蛉二龄幼虫对桃蚜和夹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三个反应的最大捕食量Namax分别为144.93、303.03和151.51(头),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0.7428、0.8654和0.6644。大草蛉一龄幼虫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加,捕食作用率(E)依次为0.2025、0.1185、0.0866、0.0694和0.0584;对桃蚜的捕食作用率(E)与自身密度(P)的函数关系式为E=0.2025P-0.7727。在桃蚜和夹竹桃蚜的混合种群中,大草蛉二龄幼虫对桃蚜的选择效应大于夹竹桃蚜。  相似文献   
59.
新疆棉花品种次生代谢酶活性与诱导抗蚜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棉花品种次生代谢酶活性与诱导抗蚜性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类型棉花品种在棉蚜为害胁迫下,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及其对抗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受蚜害时不同品种同一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受蚜害诱导后,抗蚜品种和感蚜品种3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抗蚜品种酶活性显著高于感蚜品种,诱导抗蚜性的强弱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